1.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变化状况分析

2.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3.俄罗斯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分点阐述)

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变化状况分析

去年同期油价_油价同比去年增长统计表

从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油价的关系角度分析,可以了解中国石油进口的经济安全性。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状况更能说明安全问题。

中国从1993年起成为需要依赖石油进口来满足国内对石油能源产品需求的国家。到2002年的10年间,石油进口依存度当年达到25.13%,之后的增长速度更快,8年后的2010年增长了近1倍,见表6-8和图6-7。

表6-8 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变化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2012。

图6-7 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变化趋势图

由图6-7可见,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从2002年以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2年到2009年的8年里增长了近一倍,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年平均环比增长率为4.75%,那么到2015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就会达到61.48%,2020年可能达到77.53%。对于国家石油进口安全来说,这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数据。

表6-9 2015年中国进口量值概算 单位:108t

通过计算,这11年和近6年(2005-2010年)的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年平均值分别为41.39%和45.27%。再依据不同的机构对中国石油需求量的预测值,可以计算出其进口量值,见表6-9。数据显示,到2013年中国净进口石油量在(2.33~2.55)×108t。

有学者认为,如果中国石油进口量为需求总量的40%(即依存度为40%时),而且石油占总体能源消耗的25%时,石油供应中断比例不同条件下,GNP增长率将减少[112],见表6-10。

表6-10 中国石油进口供应中断经济损失预测

(据参考文献[127])

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2000年至2009年间,中国石油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平均值为20.29%,因此可以推算出,如果进口石油量中断50%,那么会导致GNP的增长率减少6.05%~6.61%,其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状态给中国石油市场和国家经济发展埋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综上所述,无论从中国进口石油供应国的地理分布,还是供应国供应安全弹性;无论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进口石油带来的经济安全系数降低,还是净进口量数额来看,其安全性问题依然存在,对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国际油价近期连续回升,创四个月以来新高,而国内油价在四个月内3次调整,频率之高前所未有。邓郁松认为,尽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并没有量化的具体指标表明油价在什么价位、什么时候该调整,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频繁调整将成为今年常态。

中国经济网记者作了一个粗略统计:2005年3月至今,汽油出厂价共12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980元;柴油出厂价共10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67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共调整8次,其中6次上调,累计上涨910元。总体来看,涨价成为国内油价调整的“主旋律”,跟涨不跟跌现象一直以来饱受质疑。对此,邓郁松分析,这是因为3年来我国原有的定价机制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而照现在新机制的执行情况,这种现象有望改观。

在邓郁松看来,按照目前油价调整的实际情况,新机制从执行层面与以往有着很大区别,这是好现象。“希望这种机制能坚持下去,密切跟踪,那么将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回落,国内油价也能适时跟跌。”

大幅波动仍是未来国际油价主基调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接近50%,高油价几乎成为中国无法避免的刚性开支,油价动荡也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外围因素。随着新定价机制的实施,中国油价逐渐接轨国际,将越来越紧密地随国际油价调整,因此对国际油价未来趋势的判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预测国际油价也许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揣摩透它的脾气,即使是极其专业的投资机构也常常失手。”邓郁松在他参与撰写的《中国经济报告》如此叙述,因此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他更多地倾向于发表自己的判断,和陈述理由:“我的判断是,油价大幅波动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我个人认为今年的趋势是前低后高。”他认为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一是石油需求形势,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需求量下降;二是石油资源集中,欧佩克和俄罗斯对油价走势仍有控制能力;三是货币因素,美元走势的影响;四是石油公司成本居高不下,以致油价长期低于40美元不现实。

邓郁松认为未来几年国际油价“走高比走低的概率更大”,而种种因素变化导致中国油价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具备外在条件”。而对于这次油价上调,他认为并不影响部分地区价格促销,因为去年四季度以来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柴油市场由于需求量下降,短期内存在供过于求的压力,库存需要释放。(记者 牟修锐)

俄罗斯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分点阐述)

众所周知,前苏联曾一度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但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其主体——俄罗斯经济却由于不能适应新的体制而发生严重倒退,国内生产总值连续6年呈负增长。1999年,俄罗斯经济开始重新复苏。随后,其国民生产总值连续7年保持了超过6%的高增长率。2007年的前9个月,其经济增长率又为罕见的7.7%。俄罗斯大有重回经济大国的姿态。那么,就目前来说,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在哪里?该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又有哪些启示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给俄罗斯对外贸易带来好的局面

俄罗斯幅员辽阔,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资源几乎能够完全自给的国家。现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尤其是俄罗斯境内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开采时间可长达30年以上。

近几年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从2002年到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指数上涨了256%,而且还有不断上调的趋势。这种变化对以能源产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个强劲的支持和推动。据统计,能源产业的产值约占俄罗斯工业产值的30%,仅此一项,就为政府创造了大约54%的年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随着国际油价的继续高位运行,俄罗斯能源产业的国际形势还将越来越好。

(二)强大的科技力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俄罗斯是一个教育、科研大国。前苏联对科技和教育的高度重视使俄罗斯的科技力量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一优势突出表现在高科技的航天和太空领域,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并向太空出访了第一位宇航使者。可以说,前苏联在科技领域的成就是位居世界前列的。作为前苏联重要组成部分的俄罗斯因此继承了相当巨大的科研力量。

据统计,目前,俄罗斯有85.8万科研人员。其中,63.6万在国家科研机构工作,科学院有11万人。俄罗斯的科技实力很强,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军事工业和一些重化工业领域。其中的武器产业更是俄罗斯知名的产品品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此巨大的科研力量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三)与周边国家良好的互利合作为俄罗斯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对外经济形势

自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为了尽快实现向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过渡,对外政策曾出现向西方发达国家一边倒的趋势。这一政策非但没有帮助俄罗斯摆脱因国家解体带来的混乱和贫困,反倒使俄罗斯出现了连续多年的经济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自总统上任之后,政府调整了矫枉过正的作法,对外政策更加务实。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政策的调整。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邦,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对双方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两国在经贸、能源等各方面都保持着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中俄“国家年”的活动更进一步加强了两国的文化和经贸往来。同时,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极强,尤其是在能源方面。相信通过双方充满诚意的合作,在此领域将会出现质的飞跃。可以说,俄罗斯与中国和其它周边国家良好的经济往来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良好的发展和机遇。

二、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劣势

(一)对能源产业过分依赖使俄罗斯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毫无疑问,俄罗斯经济的迅速好转与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有紧密关系,尤其近几年来全球性能源价格的暴涨大大帮助了这个昔日大国,但是仅依靠单一的资源优势是成就不了俄罗斯的复兴强国梦的。国家若要强盛发展,要依靠本国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尤其是靠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仅依靠现有的自然资源是无法坐享其成的。

放眼世界上发达国家,如英国、瑞士、日本等国,虽然其自然资源十分贫瘠,但凭借其高精尖的具有本国特色的产业成为经济强盛之国。目前,世界资源性产品价格指数在迅速上涨,但不能保证这类大众性商品的价格会永远上涨。一旦出现价格迅速下降,俄罗斯经济对资源性产品过多依赖的缺陷就会暴露无遗,也会导致因经济内部缺乏替代性结构,过早结束黄金发展期。此外,新的科技革命也会带来新的替代性资源,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将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小,这是千百年来印证的真理。

(二)俄罗斯严重的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将大大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近8年的经济复苏,俄罗斯经济如今已经走出低谷。但随着国民经济美元化和资本外流现象的进一步加深,国家的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仍十分严重。现在,俄罗斯每年还需偿还100亿以上的外债,如何缓解沉重的外债压力对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另一方面,由于车臣、第比利斯等地区仍不稳定,俄罗斯军费开支也在不断增加。在社会开支方面,居民的工资及退休金等随着经济发展也在逐年上涨。因此,俄政府还面临着要解决巨大的财政预算赤字的问题。

(三)人口数量的锐减使俄罗斯经济面临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尴尬

人口危机一直是困扰俄政府的棘手问题。根据近20年来俄罗斯的人口变化趋势,可以算出,俄罗斯是全世界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国家。自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口下降了近300万。极低的出生率、外来移民人口的减少,持续的高自杀率等都使得俄罗斯人口锐减。除此之外,俄罗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青壮年劳动力愈发紧缺。俄罗斯本来拥有令人羡慕的广阔疆域,但却因缺少足够的劳动力而无法进行开发和居住。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人口数量下滑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1世纪还没有过完,俄罗斯可能就没有足够的兵力来保卫偌大的国土了。资料显示,依据俄罗斯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至少还需要500万左右的劳动力。可以说,俄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使得俄罗斯经济缺乏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从俄罗斯经济发展回归到中国的经济建设,我们发现,作为世界上两个正在高速发展的毗邻大国,俄罗斯与我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对比当中也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因此,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特点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启示作用。

三、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俄罗斯经济对单一产业的强烈依赖性也同样出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主要表现为我国经济对外资的过分依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而在整个进程中,外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早已超过5000亿美元,占中国GDP的比重也已超过40%,这些数字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样的比例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亚洲其他地区国家。外汇储备过高,将会产生潜在的通货膨胀。外资增长速度过快,又会加剧经济过热的风险。而外资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源、资金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也会逐渐形成市场垄断,从而使得我国本土企业因得不到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有效发展而导致萎缩。鉴于国际资本的有限性和流动性,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演变,国际投资商是可能出现战略方向性的集体转移的。因此,我国经济应逐渐改变对外资企业严重依赖的现状,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力更生”。

(二)同样是幅员辽阔且资源丰富的国家,俄罗斯可以成为能源出口大国,而我国却无法实现能源自给。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极低的能源利用率

众所周知,当前世界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近几年来俄罗斯经济的迅猛发展同世界范围的能源短缺有直接关系。因此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开发新型能源并在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方面加大力度。但我国却是一个公认的单位产品高能耗的国家,其工业领域的单位产品能耗和工艺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显著。如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主要高耗能行业的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高出40%以上。其中,水泥综合能耗高45.3%,造纸综合能耗高120%。目前,我国现有的资源开采还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要,仍需进口一部分能源。在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今天,这大大增加了单位产品的成本。因此,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大事。

(三)人口问题是中俄两国在经济发展中都不可避免的严重问题,能否合理解决关系到国计民生

同俄罗斯人口数量锐减的危机相反,我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恰恰是人口数量过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的21%。为控制人口增长,30多年前,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一政策的实行使我国到2007年少生了至少4亿多人,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过快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因此也有人提出,中国人口数量过多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但事实并不乐观。人口数量的低增长只限于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而广大农村却并非如此,超生多生现象也都普遍存在。据科学估算,我国与经济发展、资源分布相匹配的合理人口应是9亿人。但目前,我国人口数量早已超出13亿,这个庞大的数字无疑是拉缓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沉重包袱。此外,我国人口素质偏低也是困扰政府多年的“顽疾”。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占人口80%以上的农村人口,更是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贫困区”。极端落后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影响极深的封建思想意识,使这些贫困地区的人口以“高速度、低素质”的特点逐年增长着。而与此同时,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的一些发达城市却出现了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趋势。另外,遍布城乡、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又使得目前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出现严重失调:男生数量大大多于女生是目前中小学的普遍现象。这一性别比例上的严重失衡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着力改善人口环境,合理解决人口危机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点说明:该文章发布日期为2008年,但目前依然有效。后半部分,也就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特点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部分,仅仅作为参考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