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俄再签8000亿大单,为何却采用欧元支付?

2.俄罗斯输中国的油是高价油吗

3.中俄石油大单为啥用欧元结算?欧元也将加入去美元化阵营

4.中国与俄罗斯签下全球首个最大石化项目,意味着什么?

5.中俄签定的货币换油计划内容有哪些

中俄再签8000亿大单,为何却采用欧元支付?

中国与俄罗斯签订石油_中国和俄罗斯签的石油价格

自2021年以来,中国成为了全球液化天然气第一进口国,一举超越日本,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还在不断腾飞。

签署大单

但目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导致我国的天然气无论是价格方面还是供应方面都存在一定变数,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保证天然气供应。所以,根据中俄双方长期以来的友好关系,我们再次和俄罗斯达成了能源供应战略协议,签署了2个石油和天然气大单。

据悉,中俄这两笔大单价值高达8000亿人民币,将全部采用欧元支付,专家表示,这就是东方的智慧,中俄此举或将动摇美元霸权根基,白宫彻底坐不住了。天然气方面,双方供应合作为期30年,俄罗斯将在远东地区修建一条连接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的新管道,保证中方的能源供应,据悉,这条新管道将在2到3年内开始送气。

这次协议为中俄双方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俄罗斯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西方势力的压迫,俄罗斯能源出口被严重堵塞,而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发展,国家政治地位强大,经济蓬勃发展,加上“双碳”工作的推进,未来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只会更高。

所以,这是一次互惠互利的合作。但是,很多人却不理解,中俄这次能源合作为何会采用欧元支付,而不是美元或人民币呢?

采用欧元

欧美国家想当然的认为,中俄或是想彻底“踢开”美元霸权,渲染大国“威胁论”。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中俄协商过后的优解办法。欧元在国际上的使用量仅次于美元,甚至一直有碾压美元之势,因此外界自然以为各国之间合作采用欧元,是在动摇美元霸权地位。而这对欧盟国家来说,其实是意外之喜,如果美元霸权被动摇,意味着欧盟国便不用再为美元“卖命”了。

捕风捉影

这下把白宫政府气得牙都咬碎了,因为如果欧元势力继续壮大下去,那么美国在乌克兰所做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其实,中俄这几年的合作都在执行本币结算,人民币的结算比例已经增长17%,但大型贸易合作还是会采用欧元或者美元结算,至于外界强行分析,中俄此举是为了推动“去美元化”的进程,倒显得有点捕风捉影了。不过,我们也期盼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会更强,彻底实现自由兑换。

俄罗斯输中国的油是高价油吗

如果仅仅从石油价格上看,中国的确亏了,协议价比市场价高了一大截

但从总量上看,亏的并不算太大,从毛子进口的原油总量大约占中国进口总量的20%上下,远低于沙特、委内瑞拉等国,所以这笔亏损对中国而言还是可接受的

但从供应的稳定性和地缘角度上看,这笔买卖值得干

先说地缘政治,中国需要俄罗斯在前面吸引美国的注意力,必要时还是要给毛子输血的,可毛子的工业现在一塌糊涂,只能靠资源采购输血了

其次,拉拢毛子,借机开发西伯利亚,有助于堵死日本的路子,这是值得的

其三,从长期供应角度上看,中国和俄国之间的交通线在陆上,老美难以掐断

所以说,算经济账,中国亏了

算政治账,赚了

中俄石油大单为啥用欧元结算?欧元也将加入去美元化阵营

中俄能源大单交易,即将采用欧元结算 ,以实际行动为欧洲站台,等于联手送了欧洲一份大礼,让欧元和美元在国际结算体系上硬扛, 打响了瓦解美元霸权的一枪 ,可谓神来之笔。

在国际能源交易市场上,有了欧元-石油结算体系,对于美元-石油结算体系,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俄都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等于是和欧盟联手了,或将吸引中东石油大户和其他需要石油、天然气的客户,也跟风采用欧元-石油结算体系。

全球能源交易市场,采用欧元-石油结算体系的多了,相应地采用美元-石油结算体系的就少了,将呈现出 欧元上升 美元下降 的态势,则美元霸权就将逐渐衰竭,过程尽管是缓慢的,却是一个发展趋势,美国想挡都挡不住。

网上看到有一个说法,中俄的这一个能源大单采用的支付货币是欧元。这事儿引起了一些人想不通。中俄双方的能源合作不用美元支付,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为什么不用本币支付?用人民币,用卢布都可以呀。干嘛非要用欧元来支付呢。

看到自媒体上有不少的解释,基本的意思是中俄在挖美国的墙角。“石油美元”是美元霸权的基础,而中俄两国从自己做起,在做石油交易的时候不再使用美元。这个头开了之后,如果发展下去,石油交易或者更大范围讲能源交易当中使用美元的越来越少。当到达一个质变点时,美元霸权就会发生松动甚至崩溃。但是对于一般的能源输出国而言,不用美元结算,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因为美国一直在用它的军事霸权维护着它的“石油美元”和美元霸权。所以这事儿要想开个头,要想打个样,必须从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开始。

中俄之间的能源交易摒弃美元,美国除了唧唧歪歪,恐怕连个屁也不敢放。毕竟使用军事手段胁迫中国或者俄罗斯在能源交易当中使用美元,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用美元交易,却使用欧元交易,就让许多人讲不通了。人民币将来不是能够替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吗?这事儿为什么不从现在做起?中俄能源大单不用美元交易,为什么不用人民币?哪怕用卢布也说得过去啊。于是有人在解释,这是中国和俄罗斯玩的一个小手段,小“阴谋”。通过这样的一个操作,可以产生割裂美国和欧盟的联盟关系的作用。毕竟欧盟早就有想法,希望把欧元做成世界货币。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直受到美国的打压,甚至有观点说美国为了打压欧元不惜挑起科索沃战争。现在中俄的能源贸易用欧元结算,欧盟很重肯定是心中暗喜,而美国心头不爽。但要制裁,你制裁谁呢?制裁欧盟吗?

这两天中俄合作又有了新的成果,双方签订了100亿美金的石油天然气大单,但是是中国网友不能理解的是,双方签订大单不是用,美元支付也不是用人民币支付,而是用欧元支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中有什么奥秘?仔细一想,不禁为我们国家的政治智慧拍手叫好。实现了一箭三雕。第一箭,进一步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了俄罗斯的经济安全。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能源第一大进口国,然而,我们的能源安全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能源大部分来自于中东,然而世界重要的能源通道都被美军所控制,尤其是老美在新加坡的驻军,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如果情况有变,随时对我们的能量通道进行重大威胁,甚至切断我们在马六甲海峡的能源通道。第二个就是俄罗斯近年来被美国和西方进行制裁,经济一落千丈,复苏乏力。所以中俄双方签订的100亿美金的能源大单,既保障了我们的能源安全,又对俄罗斯的经济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箭,扶持欧元,分化瓦解西方阵营,大家都知道,欧美虽然表面上是联盟关系,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甚至于矛盾重重,尤其是欧元对美元的挑战,一直使美国如鲠在喉,欲之死地而后快,欧元刚刚诞生的时候,一度超过美元比美元更加坚挺,这时候,美国就发动了南联盟战争,目的就是在欧洲制造混乱,打击欧元,其结果是,美国实现了他的目标,欧元遭到沉重打击,远远被美元甩在身后,但是去年欧元又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结算货币,这又使是美国坐不住了,所以千方百计鼓动乌克兰战争,其根本目的就是又想在欧洲制造战争,混乱,打击欧元,这时候,我们中俄贸易大单采用欧元结算,既能扶持欧元,赢得欧洲好感,又能分化美欧关系。第三箭,加速去美元化,大家都知道,现在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和世界混乱的根源就是美元霸权,所以去美元化是世界很多国家的意愿,尤其是俄罗斯和中国,去美元化,成了我们两个国家的战略,那么有的网友就会问了,中俄贸易为什么不采用人民币呢?大家都知道,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更何况我们还不能完全放开金融,人民币还不能实现自由兑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俄两国能源贸易非得用人民币结算的话,不但得罪美国,欧洲也可能不太乐见,更何况仅凭中俄的这一次能源大单,对我们人民币国际化的帮助也不是很大,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用欧元结算,既保证了我们的能源安全,又扶持了欧元,又打击了美元,正所谓一箭三雕。

以上综合网络资源报道

中国与俄罗斯签下全球首个最大石化项目,意味着什么?

在全球经贸关系变化的推动下,中国市场已经提出增加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量,并继续入股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基于此,俄罗斯或将成为中国最大天然气供应商。

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增强,这也将让一众竞争者“士气受挫”。由于缺乏输油管道,加拿大这一原油储备大国九成的原油只能运往美国,甚至还遭后者不断压价,原油产业迟迟未能发展。于是,加拿大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并在去年11月宣布花费45亿加元(240亿元人民币)修建原油管道,以确保原油出口至华。显然,中俄共建全球最大乙烯一体化项目也将给加拿大这一计划的推进带来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铁矿石、煤炭对华出口相继遇到难题之后,澳大利亚就不断押注中国的天然气市场。据悉,2018年,在中国市场的带动下,澳大利亚天然气出口量大增23%至695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超越卡塔尔,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澳大利亚还预计,随着中国天然气需求会不断增长,到2035年对外依存度也将超过50%。

但基于中俄能源合作的不断深入,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澳大利亚天然气对华的出口,澳大利亚押注中国天然气市场恐怕也站不住脚。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还曾表示希望中俄油气交易能够以人民进行结算,这一方面对提高我国人民币的支付份额、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有好处,另一方面也必将推动中俄油气的进一步交易。

中俄签定的货币换油计划内容有哪些

中国250亿美元换来俄罗斯20年3亿吨原油供应

商报记者 刘连英

“250亿美元贷款换20年3亿吨原油供应”——原本预期在下个月可能达成的协议,最终因俄罗斯政府面临赤字危机和俄石油公司陷入融资困境而提前在本周二结束。这一消息成为昨天市场热议的重要话题。业内认为,从政治、经济、能源安全等诸多方面来看,这都是一项双赢的合作。而我国正以强大的外汇储备成为这场金融风暴中全球瞩目的能源资产最大买主。

签署协议

中俄能源对话达成正式协议

2月17日,中俄双方在北京举行的第三次能源对话就中俄“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达成一致,并签署了正式协议。

中国石油(12.81,0.05,0.39%)天然气集团公司近日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分别签署了开展长期原油贸易的协议,并与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营协议。国家开发银行也分别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贷款协议。

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在官方网站公布的声明称,在俄方从中方获得贷款的基础上,俄罗斯将在未来20年每年向中国输出1500万吨石油。中石油有关人士向新华社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同时表示,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将于2009年开始建设,2010年投入运营。管线的建设将与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一期建设同步进行。

中俄原油管道协议的签署建立在去年中石油和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签署的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中国支线原则协议的基础上。根据原则协议,双方将在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共同建设和运营从俄罗斯远东城市斯科沃罗季诺经中国边境城市漠河到中国大庆的中俄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在俄罗斯境内长约7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约960公里。

俄方利益

支撑经济振兴和能源战略

需大量资金稳定国家金融

此次签署的协议确定了诸多细节。此前阻碍谈判进行的利率问题最终确定为6%的固定利率;同时,俄罗斯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道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石油价格以俄石油运到纳霍特卡港口的价格为基准,随行就市。目前,俄方每年向中国通过铁路运输的石油供应不受该协议影响,未来并将增加至1500万吨。除此之外,作为中俄能源合作的组成部分,双方还签署了包括核能、电力、矿产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显然,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将会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利好。”中投顾问公司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股市大跌,俄罗斯一度成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岛”。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之下俄罗斯也难以独善其身,此后外资大量从俄罗斯流出,使俄国际储备减少600亿美元,几大石油公司陷入债务危机,因此,需要有大量资金注入,以稳定俄罗斯国家金融形势,缓解大型油气公司的资金短缺困境。最近这两年,出于战略需要,俄罗斯几大石油公司在欧洲、非洲、东南亚、拉美到处抢占资源,扩张势头很猛。这种扩张缺少自有资金的支持,不得不向西方大量借贷短期债务,仅今年年底到期的债务就有800亿美元。另外,俄油气公司还面临扩大再生产的问题。这几年,他们在本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而要保证同时向欧洲、亚洲的供油,必须扩大勘探开发,这也需要大量引进资金。

对欧洲市场依赖大大减轻

中投顾问公司指出,从另一方面来看,俄罗斯正在制定2030年前的能源战略。俄罗斯与欧洲在油气供给问题上相互依赖,既是欧洲的软肋,也是俄罗斯的软肋。如果开辟了东方市场,不但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为俄罗斯经济振兴提供支撑,同时也有利于防范地区分离主义,维护俄罗斯的国家统一。而在能源出口方面,俄罗斯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可以大大减轻。如果远东油气管道已经开通,俄罗斯应对西方压力的姿态可能变得更为强硬。而中国的大市场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中国利益

每12美元贷款换来1桶原油供应

“这项协议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石油换贷款’,这是谁更主动的问题,因为俄罗斯目前更加需要资金。”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就与俄罗斯有过石油贸易协议,上一次的协议期限是10年,即到2010年为止每年供应给中国1000万吨石油,因此,这次协议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以贷款的方式换取了长达20年期限的石油供应。”董秀成说。

有专家测算,按照1吨原油相当于7桶计算,250亿美元贷款换来21亿桶原油供应,平均每桶供应的贷款额约是12美元,或者说是每12美元贷款换来1桶原油供应。

抵御风险助力能源保障

根据这项协议,在未来20年中,中国将平均每天获得30万桶原油供应,而去年中国平均日进口原油约300多万桶,这意味着俄方供给中国的石油将占到目前日进口原油的10%左右。据了解,这份新的石油供应协议属于在原有其他途径(包括横穿蒙古的铁路)对华石油出口基础上的额外供应。俄罗斯2008年向中国出口原油1164万吨,相当于每天出口23.3万桶,较2007年减少将近两成。

“协议明确规定这20年对中国石油供应的价格随行就市,所以,中国并非以此获得了价格低廉的石油资源。但是,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因此变得比现在从容一些。”董秀成认为,由于目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库容严重不足,这一石油供应协议虽然无法控制价格,但是却在能源稀缺时代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能源保障。

中投顾问也指出,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国来说,通过贷款换石油,把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油气等资源性资产,比坐等美元贬值要强得多,此种方式对于解决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抵御金融风险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石油管道铺顺意义重大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协议还同时放行了俄罗斯通往我国的石油运输管道。

事实上,中国和俄罗斯关于跨境原油管道问题的谈判已经持续了长达10年之久,却始终没有结果。而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世界各国对俄罗斯石油需求旺盛,俄罗斯石油企业很容易获得信贷。然而,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需求的下滑令石油行业变成了买方市场。

业内评论人士指出,俄罗斯希望保证客源,以平衡对西欧市场的依赖。2008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1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将使俄石油公司可以在相对未开发的东西伯利亚油田和炼油厂进行投资,部分资金还会被用于修建西伯利亚油田至中国炼油厂的石油管道。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一直迫切希望获取更多俄罗斯石油,以减轻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中国的石油消耗约有一半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其中许多要经过在战略上脆弱的海运航路运输,这样一份输油管道协议将为中国提供更安全和稳定的石油供应渠道。

中投顾问认为,从能源战略看,中国能源需求增长旺盛,必须扩大境外能源供给。而将于今年完工的远东管道中国支线是中国第二条陆上石油运输管道,年输油达1000万吨,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延伸分析

金融危机令中国成能源资产最大买主

“中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两者的合作并不意外。”一位能源行业分析师说。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几周,我国签订了数份海外资源协议,先是中铝195亿美元注资力拓,随后五矿集团17亿美元欲收购澳矿资源。尽管均尚未获得最终批复,但是中国的这一系列举动已经开始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

正当大部分其他主要经济体都陷入衰退之际,中国却利用自身相对较强的财力大举出击。毋庸置疑的是,这些举措有望提升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行业的地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绝佳的机会,也令各种有关能源资产的收购谈判进行得更快更顺利。

有外电评论指出,尽管目前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也冲击到了中国,但中国的经济仍在继续增长——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低于2007年的13%。在中国政府看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在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继续推进,这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将大量增加。与许多其他国际性银行相比,中国金融机构受不良资产的毒害相对较小,因此能够为众多大规模交易提供资金支持。